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 A.①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 各路劲旅大会师;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 |
|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
|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