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 |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髙,思想禁锢加深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消减贫困 |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 |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
C.政治危机 |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
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