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 |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
D.发起国民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
梁启超说:“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据此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下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反对民主、背叛共和失败②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民族的发展
③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④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列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包含捍卫国家统一或领土完整的有()
①雅克萨之战 ②“五四运动” ③和平解放西藏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公推公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干部选拔方式。十七大后,通过这一方式选拔的干部从数量、范围和职位重要性上都向更高层次迈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传统的“举荐制”和“科举制”的复合体 |
B.在“民主”话语和“创新”追求下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回归 |
C.以笔试加面试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录用的最重要标准 |
D.入围干部当任或淘汰时的票决制,带有“党内民主”色彩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图中第Ⅱ期,少数民族曾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B.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
C.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
D.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