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表明( )
|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
|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
| 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
| 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
| 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
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据此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
| A.政治决策的民主化 | B.宰相参与决策 |
| C.决策程序的简化 | D.加强中央集权 |
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
| A.英国政治腐败 |
| B.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
| C.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
| D.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
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
| A.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
|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
| C.传统的东方贸易退居次要位置 |
| D.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