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0%降至49.8%。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摘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三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 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
材料四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3分并结合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城市化有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点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⑴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2分)
材料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4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⑴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⑵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⑶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⑷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⑴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⑵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⑶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和英、法两国国家权力中心最主要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 ……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近代中国哪一运动将该思想付诸了实践?
(3)材料三中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体现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的政治主张?
(4)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世界政治文明是五彩缤纷的,它们的差异,正是文明多样性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图

图1秦朝三公九卿制图2古希腊的雅典图3美国
材料二“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五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布拉格签署了两国核裁军新条约。

奥巴马(左)与梅德韦杰夫(右)在签署仪式上
材料六沃尔特·白芝浩(1826—1877)认为,历经数个世纪发展的英国宪政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非将它分成“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否则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它。……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夏彦才:《白芝浩和他的<英国宪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材料一的秦朝政治体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三概括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答出至少3点,3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奥巴马签订的条约在美国是否立即生效,为什么?
(5)结合材料一图3和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六观点“美国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