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
|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
|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 A.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
B.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
| C.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
D. |
“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的提出 |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湖南、湖北等地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妇女救护队和宣传队随军出征;国共两党兴办女子学校和训练班、讲习所,培养妇女干部。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 |
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 |
B.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 C.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 |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
《新申报》是民国时期上海颇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民国八年五月五日,该报印发了一份“号外”,内有“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等内容。这一“号外”的发行( )
| A. |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B. |
反映了爱国运动声势浩大 |
| C. |
加剧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
D. |
促进了国共合作深入发展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著名运动的重要成果。这一运动( )

| A. |
提出了政治变革的主张 |
| B. |
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
| C. |
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
| D.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
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该图描绘了苏州的市井风情。据统计,图中共绘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桥50余座,店铺200余家,中式房屋2000余栋。该图反映了当时( )
| A. |
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
B. |
尖锐的人地矛盾 |
| C. |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
D. |
繁华的城市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