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历史故事演讲比赛中生动的讲述着:“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戚继光抗倭 | B.郑成功收台湾 | C.林则徐虎门销烟 | D.左宗棠收新疆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以下不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A.创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军事近代化 |
B.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生产手段近代化 |
C.创办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教育体制近代化 |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政治体制近代化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郑成功治理台湾期间,为原住民的部落地名更名,如台南县的“湾里”改为“善化”。当时出现的地名还有新化、仁德、归仁等,沿用至今。该现象直接说明郑氏政权:
A.奉明朝为正统 | B.传播大陆农耕经验 |
C.深受西学影响 | D.以“儒”教化百姓 |
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这辐画反映了:
A.魏晋的文人个性 | B.唐朝的经济繁荣 |
C.北宋的风土人情 | D.明清的商业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