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
|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
|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
|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l,Fl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 B.后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
| C.前一种方法所得F2中的重组类型占5/8 |
| D.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某基因表达过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mRNA中起始密码子位于RNA链上的左侧 |
| B.mRNA上决定甘氨酸的密码子都是GGU |
| C.图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有A-U、C-G、A-T |
| D.图示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 |
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
|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
|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
|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病 |
| B.不含致病基因也可导致遗传病 |
| C.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与环境关系不大 |
| D.染色体结构改变可导致遗传病 |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伴随新物种的形成 |
| D.物种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