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日 |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日 |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
上题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关于 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 B.越来越慢 |
C.慢——快——慢 | D.快——慢——快 |
读下图,完成10一12题。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 |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C.二峡水利工程 | D.西气东输工程 |
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 C.次生盐碱化和地面沉降 | D.水域面积减少 |
北方地区局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③人口少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07年8月27日宣布,由它独资建设的我国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将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以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据初步方案,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管道设计输气规模300亿立方米/年,2010年建成通气,途经13个省区市。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据此回答7一9题。下列关于西气东输二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拓展我国能源进口渠道②缓解“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③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改善东部供气区的大气环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主要来自中亚的哪些国家
A.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 |
B.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
C.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
D.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
下列关于对沿线13个省区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西部地区脆弱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②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实施西气东输,川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据此回答5一6题。西气东输和川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④管网、储备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西气东输和川气东输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上海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②大气中硫氧化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明显减少④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 |
B.输气管线经过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 |
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 |
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 |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据此回答(l)一(2)题。鄂尔多斯地区将大量向北京等大、中城市供气,此举对天然气输出地区的积极意义是
A.缓解东部大城市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B.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消除因过度樵采而导致的土地沙化 |
C.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D.减少城市煤炭消费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
一般说来,天然气埋藏的地质条件通常为
A.向斜构造 | B.断层构造 |
C.褶皱构造 | D.背斜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