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出现了矮茎后代。有人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人认为是环境引起的。为探究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案,其中最简便的方案是

A.分析豌豆种子的基因组序列
B.显微镜下观察该矮茎豌豆的基因结构
C.将得到的矮茎豌豆与纯合高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D.将矮茎豌豆种子种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状态下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一些环境因素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下列对酶相关曲线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生成物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
C.图丙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图丁表示pH对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C.有光时,植物的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3个
D.细胞内有大量的ATP用来直接供能

下表所示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



纤维素悬液(mL)
2
2
2
纤维素酶液(mL)
1
1
1
反应温度(℃)
30
40
50
斐林试剂(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伴随着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转变成ADP,从而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B.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变成高尔基体膜
C.神经细胞分化成许多扩大膜面积的突起,主要功能是促进代谢
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有利于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