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会议计划为期12天。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18时 B.28日4时
C.28日16时 D.27日23时

图中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会开幕那天,有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A.E处,南半球    B.F处,南半球
C.E处,北半球    D.H处,南半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江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德班正午的树木影子朝南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D.南极处于极夜期间

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太阳活动   ③毁林   ④焚烧秸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指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度,经度为117.2179度,高度为96m。回答下列各题。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6月22日测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β=60°(如下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20分。过三个月后,又测得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

A.观测地的地理坐标是(53°26′S,10°E)
B.6月22日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南方
C.在正午太阳高度由β变为α的这三个月里,白昼一天比一天短
D.在正午太阳高度由β变为α的这三个月地球公转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图中的河流

A.径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大,结冰期长
B.河口地区所属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C.南岸受流水侵蚀程度强于北岸
D.该河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观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

图中径流深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的疏密程度
B.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北季风的影响
C.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原因是此处地处地势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D.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原因是此处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淮河沿岸地区某村民组在本村稻田里,采用“稻鸭共作”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水稻和鸭子实现双丰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稻鸭共作”生产与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基本相符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立体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下列有关“稻鸭共作”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是一种绿色环保农业类型④可以在全国大城市郊区推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