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平均每人收获量(公吨) |
121.7 |
140.6 |
6.1 |
79.2 |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
145.6 |
186.6 |
2.1 |
37.9 |
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所应致力的发展方向应是( )
A.小农场制 | B.精致农业 |
C.提高人均产量 |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为( )
A.甲和乙 | B.丙和丁 |
C.乙和丁 | D.甲和丙 |
丙丁两国的农业特征是( )
A.单位面积收获量低 | B.平均每人收获量高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农场平均耕地面积大 |
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 ( )
A.长江洪涝的问题 | 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 |
C.水体污染的问题 |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
结合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A.呈直线上升趋势 |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
C.变化不大 | D.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
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
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气压不同 |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
C.植被不同 | D.降水不同 |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
B.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