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
联合国最新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人口数量将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在中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将占到全国总人口数的34%,比世界平均速度快1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多,中青年人口比重大 | B.人口总规模大 |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 D.人口增长缓慢 |
把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变为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是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B.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 |
C.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第下列问题。 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
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 | B.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 D.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
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 B.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 D.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
下表为6~8月二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关于②地的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 B.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
C.一定位于赤道 | D.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以北都有可能 |
①地可能位于
A.16°S-18°S之间 | B.18°N-20°N之间 |
C.3°N-5°N之间 | D.33°S-35°S之间 |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