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平均变化”图,回答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mm)
28
20
17
15
12
9
7

(1)据材料一,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个地区,石漠化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为防治“石漠化”问题的产生,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区干旱最严重的季节,并解释原因;说明图中B地区干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2)图乙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里=1.852千米

(1)写出A地的海岸类型及判断理由;并分析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8)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7)

(37 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M市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材料二 M市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三 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

(1)据材料一分析,M市发展农业的气候优势。并结合M市地形特点,分析西南部和东南部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异
(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A、B处上覆土层与C、D处上覆土层存在厚薄差异,结合图中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其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 分 )
(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10分)
(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依据图表信息对高新技术产业区或化工产业区的区位进行客观评价。(13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如图甲)。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图乙为“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重”。

(1)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2)请为贵州省防治石漠化提出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