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D.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甲)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乙)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上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 B.向水平方向生长 |
C.向光生长 | D.无法确定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160只 | B.42只 | C.92只 | D.50只 |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 B.b和a |
C.b和c | D.c和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