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有关实验探究问题。某个学生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试管4为对照组试管);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ml)
2
 
 
 
pH=8缓冲液(ml)
0.5
 
 
 
淀粉溶液(ml)
1
 
 
 
甲生物提取液(ml)
 
 
 
 
乙生物提取液(ml)
 
 
 
 
丙生物提取液(ml)
 
 
 
 
总体积(ml)
3.8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1)实验操作表并没填写完整,请补充完整操作表格。
(2)在实验结果中,试管4的颜色深浅程度是        (用“+”或“-”表示)。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2种即可)。
(4)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5)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6)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答题纸坐标图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信息传递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率地发送与接受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机制。请根据下表列出的细胞信息传递的一些类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类型
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或器官
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在细胞上的位置
细胞反应
A

激素a

甲状腺细胞膜

B
肾上腺皮质
激素b
体液
多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调节基因的转录
C
神经细胞

突触
唾液腺细胞膜


(1)在A类型细胞通讯中,①代表,②代表,在寒冷环境中激素a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③表现为
(2)在B类型细胞通讯中,激素b的化学成分应该是
(3)在C类型细胞通讯中,④被叫做。当唾液腺细胞完成细胞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停止分泌唾液。已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④的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E.使⑤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F.使⑤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G.使神经细胞加速分泌④ H.使神经细胞不再分泌④
(4)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①写出图中的结构:①;②;④
②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inol/mL)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处数据说明了
D处数据说明了
③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A 液为, B 液为, C 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__________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浆中 ______ 浓度升高,导致 ______ 病的发生。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图。请根据图回答

(1)在a、b、c中,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从曲线变化看,再次感染时体内产生抗体的水平明显 ,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明显,原因是初次免疫后体内已有
(2)若在初次感染一周前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请将图乙补充完整,表示注射疫苗再感染病毒后抗体的产生与病毒增殖关系的曲线图。

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若图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当含量增多时,图中的(填序号)将减少,这是一种 机制。
(3)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