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 2 |
加入适量的Na 2CO 3溶液后过滤 |
B |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
C |
鉴别酒精、生理盐水和白醋 |
闻气味 |
D |
鉴别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
灼烧闻气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
B. |
该变化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 |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 |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4:3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 +、Ca 2+、NO 3 ﹣、Cl ﹣ |
B. |
Ag +、H +、Cl ﹣、NO 3 ﹣ |
C. |
NH 4 +、K +、OH ﹣、SO 4 2 ﹣ |
D. |
Na +、Fe 3+、SO 4 2 ﹣、Cl ﹣ |
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
A. |
过滤和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均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
B. |
O 2和CO 2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构成它们的微粒中都有氧分子 |
C. |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同一种元素不可能组成混合物 |
D. |
pH>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
截止2021年6月,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近18亿,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过氧乙酸(C 2H 4O 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酸属于氧化物 |
B. |
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C. |
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D. |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