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实验装置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0、1、2、3、4、5、6七个测量点,相邻两测量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 测量出后面各测量点到0测量点的距离d, 记入下表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后便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值。
测量点 |
0 |
1 |
2 |
3 |
4 |
5 |
6 |
d/cm |
0 |
1.20 |
4.16 |
8.60 |
14.50 |
21.90 |
30.85 |
时间t(s) |
0 |
0.04 |
0.08 |
0.12 |
0.16 |
0.20 |
0.24 |
d/t(m/s) |
|
0.30 |
0.52 |
0.72 |
0.91 |
1.10 |
1.29 |
(1)甲同学的处理方法是: 计算出1、5两点对应的速度v1、v5,然后由算得g值, 则其中v5 = m/s。(取3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的处理方法是:计算出的值(已记入表中), 作出
-t图象, 由图象算得g值。
请你按以下要求完成乙同学的处理过程。
①在提供的坐标纸上作出规范的-t 图象。
②根据图象求得g = m/s2。(取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测得的g值,你认为应选 (填: 甲的值;乙的值;都可以)。
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bc刚好运动到匀强磁场PQ边界的v―t图象,图中数据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线框刚进人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C.金属线框在0~t3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
D.MN和PQ之间的距离为![]() |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1、L2、L3为三只规格均为“9V 6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
B.电压表的示数为![]() |
C.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9V的电容器能正常工作 |
D.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
如图所示,AB为光滑竖直杆,ACB为构成直角的光滑L形直轨道,C处有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弯(即通过转弯处不损失机械能)。套在AB杆上的小球自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AB轨道和ACB轨道运动,如果沿ACB轨道运动的时间是沿AB轨道运动时间的1.5倍,则BA与CA的夹角为:()
A.30º | B.45º | C.53º | D.60º |
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引起的 |
B.乙图中的泊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C.丙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波形是调频波 |
D.丁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舱内与地面学生实时交流了51分钟。设飞船舱内王亚平的质量为m,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用r表示飞船的轨道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用F表示飞船舱内王亚平受到地球的引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g′=0 | B.![]() |
C.F=mg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