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的内电阻,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R2=Rl + r时,R2上获得最大功率 |
B.当Rl=R2 + r时,Rl上获得最大功率 |
C.当R2=0时Rl上获得功率一定最大 |
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最大 |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
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贴A板沿水平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当偏转电压为U1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①从两板正中间飞出;当偏转电压为U2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②落到B板中间;设两次射入电场的水平速度相同,则电压U1、U2之比为()
A.1:8 B.1:4 C1:2 D.1:1
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电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方向相反,则()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C.电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知( )
A.粒子带正电 |
B.粒子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B点大 |
D.B点的场强比A点的小 |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 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 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A.φa>φb>φc | B.Ea>Eb>Ec | C.φa–φb=φb –φc | D.Ea = Eb = 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