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木块A的质量m=0.8kg,长木板B的质量m′=1.6kg,用水平力F向右拉长木板B,使其向右运动,弹簧秤指针稳定时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 =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
=10m/s2)
某次实验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
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 ,
AC="3." 4cm,AD="5.4cm" , AE=7.6cm,则: 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 s,从A到
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 m/s,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g取10m/s2)。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并压在下面。 |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 |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 |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质量为0.2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____kg·m/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收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N(g=10m/s2)
一个单摆的振动周期是2s,求下列作简谐运动情况下单摆的周期:
(1)摆长缩短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
(2)摆球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
(3)振幅减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