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
C.a=0.3 |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l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制取大量的CO2气体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 |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十4OH一=Mg(OH)2 ↓2H2O+2CO32— |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显酸性:Ba2++OH-+H++SO42-=BaSO4↓+H2O |
C.少量C12通入水中:Cl2 +H2O![]() |
D.酸性高锰酸钾可使草酸溶液褪色:2MnO4-+5C2O42-+16H+= 2Mn2++ l0CO2 ↑+8H2O |
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4 |
B.1 mo1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2 mo1NaOH反应 |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既可以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花生油都是油脂 |
B.碘元素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
C.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51的铯原子:![]() |
D.CO2的电子式:![]() |
关于下列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I表示:反应I2(g)+H2(g) ![]() |
B.图Ⅱ表示: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40.00 mL 0.1000 mol·L-1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其中c(CH3COOH)=0.1000mol/L |
C.图Ⅲ表示:反应2NO2(g) ![]() |
D.图Ⅳ表示:25℃时,分别稀释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与氨水时的pH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