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
B.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常温下,向10 mL0.1 mol·L-1的H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NH3·H2O溶液,其pH逐渐增大,图中a、b、c三点的pH为实验所测得。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A.常温下,0.1 mol·L-1的HCl溶液的pH=1 |
B.当pH=7时,所加NH3·H2O溶液的体积大于10 mL |
C.当7<pH<9时,溶液中c(NH4+)>c(Cl-) |
D.继续滴加0.1 mol·L―1的NH3·H2O溶液,溶液的pH最终可以变化至13 |
中学阶级介绍的电解原理的应用主要有三种:一是氯碱工业、二是电解精炼铜、三是电解冶金。下列关于这三个工业生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负极反应式:Cu2++2e-=Cu |
B.氯碱工业和电解精炼铜中,阳极都是氯离子放电放出氯气 |
C.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池中的阴极产生的是H2, NaOH在阳极附近产生 |
D.电解精炼铜时,应用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可溶性铜盐作电解质溶液 |
某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种H2、Cl2燃料电池,原电池总反应为:H2+Cl2=2HCl,在对外提供电能的同时还可得到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较浓的盐酸。他们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下,其中两个电极均为多孔铂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为负极,通入的气体为氢气 |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
C.电流由b极流出,经外电路到a极 |
D.原电池内部,H+移向负极,Cl-移向正极 |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向1 L0.5 mol/L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 B.ΔH2<ΔH3<ΔH1 |
C.ΔH1=ΔH2=ΔH3 | D.ΔH1<ΔH3<ΔH2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食醋呈酸性的原因是:CH3COOH+H2O=CH3COO-+H3O+ |
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 |
C.用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Fe+2H2O![]() |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