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研究 目的 |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 |
![]() |
![]() |
![]() |
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D.通入KI溶液中,有I2生成 |
下列对应的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
C.碳-12原子 ![]() |
D.HClO的结构式 H-Cl-O |
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NA的是
A.11.2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 |
B.1mol CaC2固体中含阴离子总数 |
C.1L1mol/LCH3COOH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 |
D.1molCl2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 |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103后,c(H+):c(SO42-)=2:1 |
B.醋酸与醋酸钠的![]() |
C.![]() |
D.常温下pH=4的NaHC2O4溶液中:c(H2C2O4)<c(C2O4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不可以比较Cu、Fe2+的还原性: |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
C.氮的固定不一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