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①。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
时刘豫节制东平,丞相吕颐浩因致书豫。汝为行寿春,遇完颜宗弼②军,不克与时亮会,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③。汝为一无惧色,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命往见豫,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乃至京师,濒死者数四。
豫僭号④,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使人!使人!使豫自新南归,人谁直我,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辞。
绍兴十三年,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高宗忆其忠,特转通直郎。
久之,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之。
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汝为尚气节,博物洽闻,饮酒至斗余,未尝见其醉,或歌或哭,涕泪俱下。
(选自《宋史•宋汝为传》,有删节)
【注】①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完颜宗弼:金兀术。③僇辱:僇lù,羞辱。④僭号:冒用帝王称号。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行寿春次:停留 B.辞固: 坚决
C.桧将送金人 械: 拘役;拘捕 D.假僧舍之居:居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汝为在寿春单独将国书交给宗弼,宗弼盛怒,宋汝为临危不惧;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死亡危险,后来到了京师。
B.宋汝为先向高宗皇帝面陈边事,得到赞许 ;宋汝为逃回南宋后向朝廷献《恢复方略》,当时秦桧掌管国事,《恢复方略》被搁置不问。
C.秦桧下令捉拿宋汝为,宋汝为得到消息后改名换姓,徒步入蜀,与杨企道结为至交;秦桧死后,杨企道劝他回朝廷被他婉拒。
D.家仇国恨集于一身,宋汝为立志复仇报国,只是命运多舛,均无法实现,常常借酒浇愁,以泪洗面。

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宋汝为“尚气节”的两个事例。(可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
②业已至此,夫复何言。
③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④吏当广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⑤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黯见蚧未尝拜,常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其奏可:许可
C.黯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内多欲外施仁义侣鱼虾友麇鹿
B.公卿皆黯惧击破沛公军
C.甚矣,汲黯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D.见敬礼如此孰能讥之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B.汲黯为人倨傲,不讲礼仪,特别难以容忍别人的虚伪和奸诈,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
C.汲黯不屈从权贵,为官有政绩,因此被人嫉恨、陷害,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并认为他近于古时的“社稷之臣”。
D.大将军卫青非常赏识汲黯秉正忠直、不拘礼数的品德与个性,他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了自己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或数黯,黯日:“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把下面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读《司马法》(节选)
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1)①唐、虞尚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2)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
由是编之为术。术愈精而杀人愈多,法益切而害物益甚。呜呼!其亦不仁矣!
蚩蚩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由子也。②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绐以威,后啖以利哉?
【注】①司马法:古代兵书。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后来简称《司马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窦建德碑
唐·殷侔
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元黄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
隋大业末,主昏时乱,四海之内,兵革成起。夏王建德耕氓崛起,河北山东,皆所有,筑宫金城,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是时李密在黎阳,世充据东都,萧铣王楚,薛举秦,然视其创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为国,知义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铣、密等甚不同矣。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或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窃谓不然,羽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庶几孙长沙流亚乎!唯天有所勿属,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向令运未有统,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中原,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胜负岂须臾辨哉!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
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感豪杰之兴奋,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激于其文,遂碑。
(选自《全唐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山东,皆所有奄:完全
B.萧铣王楚,薛举秦擅:据有
C.其英分雄分迹:推究
D.经营之勿终吊:安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夏王建德耕氓崛起仆口语遭此祸
B.知义尚仁项王按剑跽曰
C.则太宗龙行中原其闻道也固先
D.或尚谈其事,为之祀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已久疲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窦建德是英雄豪杰的一项是()
①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②立国布号,岳峙虎踞③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④指盼备显,庶几孙长沙流亚乎⑤建德虎视于河北⑥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末年,时局混乱,农民起义蜂拥而起。李密、王世充、萧铣、薛举都割据一方,但他们的势力和地盘都赶不上窦建德。
B.窦建德在争夺帝王的战争刚开始便殒命了,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有天命的因素,更重要的缘故是他的对手也是非凡的英雄豪杰。
C.窦建德作战勇猛,军纪严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没有人拂逆他,这或许是这位豪杰勃勃兴起称雄一方、拓展千里疆土的原因。
D.有人把窦建德比作项羽,作者并不认同,他认为项羽残暴嗜杀,而窦建德以宽容统治百姓,使百姓都归附,项羽与窦建德不可相提并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四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的小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

A.而因之 B.则为所 C.以乎之 D.且于所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②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作者认为徐孟祥的住所名为“雪屋”,有哪三层含义?请用自己的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论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瞋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玠服飞素:向来
B.帝初为飞第营:营造
C.将士注坡跳壕课:督促
D.使飞得志使:让

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能表现岳飞“文武全器”的一组是
①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②战开德、曹州皆有功③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④善以少击众⑤猝遇敌不动⑥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A.②④⑥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的名字与他出生时有大鸟在房屋上飞鸣有关,少年岳飞,沉默敦厚,读书勤奋,膂力过人。
B.岳飞入伍建功后,宗泽很欣赏他的勇气和才华,因此授予他作战阵式图,但 ,岳飞表达了自己对作战的独特理解。
C.岳飞不仅能征善战,体恤士卒,军纪严明;而且孝敬母亲,听人劝告,不贪 享乐,不图名利,但终因忠介不屈遇害。
D.作者以刘宋杀檀道济类比宋高宗杀岳飞,叹息高宗放弃中原,自毁万里长城,替岳飞鸣冤叫屈。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②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人各有好尚:兰苣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曹植《与杨德祖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