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 2013 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 ,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
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
D.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