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
(2)请你谈谈这种心理的危害?
(3)请你谈谈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1)为什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社保是民生之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3)请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就业"、"收入"、"社保"三项民生改革举措分别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9月在济宁市举行。作为我市的一名中学生,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情景 |
正确做法 |
理由 |
体育馆外,你的朋友要购买带有第23届省运会吉祥物"宁宁"的盗版纪念品。 |
⑴ |
我国法律规定: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 |
你的同学以耽误学习为由,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省运会开幕式彩排活动。 |
劝说他统筹安排学习与参加活动的时间,如若冲突,优先参加彩排活动。 |
⑵ |
在省运会期间,你发现个别观众随意践踏比赛场地上的草坪。 |
⑶ |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你在上网时看到一个帖子,称省运会主会场发生骚乱,并发现有不少人跟帖。后经多方证实并无此事。 |
不信谣、不传谣;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
⑷ |
2014年4月11日,由中宣部、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
⑴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走进当时现场会观摩点之一的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村口"四德榜"上张贴着若干村民的"善行义举":
……
⑵读了两人的"善行义举",请分别指出他们上榜的理由。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由此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三十五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三十五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三十五年。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观点的理解。
请你结合以下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伟大旗帜,贯彻八项规定.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惩处"零容忍"……全国上下党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材料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发展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材料三:2013年,表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表彰"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络人物……这一系列树民风举措凝聚社会正能量,使文明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材料四: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充满正能量的好家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南昌市象湖园社区、南浦街道西书院社区等以现身说法、家庭故事会的形式(右图),介绍身边的好家风,教育影响青少年学生,共建家庭美德,共享和谐新家风。
【作答要求】
(1)拟题: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
(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教材观点对以上四则材料逐一进行评论。
(3)表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字数在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