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6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②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③,时时犹唱,《后庭》④遗曲。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出任江宁知府之时。金陵系六朝古都,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东晋、宋、齐、梁、陈亦先后在此建都。北宋时期,这里依旧一派繁荣气象。②谩嗟:空叹。③商女:卖唱的歌女。④《后庭》:陈后主陈叔宝写的一首《玉树后庭花》简称《后庭花》或《后庭》,古人把它看做亡国之音(杜牧在《泊秦淮》诗中曾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 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