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早寒有怀①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②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夕漫漫。
【注】 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渡口),两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陇西行
晚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请概括诗歌的主旨。
(2)赏析诗歌三、四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③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