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不仅要保护有德者,还要惩罚失德者。
②因此,必须建立对失德行为的有效惩罚制度.让失德者遭到人人鄙夷、人人反对,而不是人人羡慕、人人效仿。
③当前社会失德行为盛行,正是因为惩罚机制的失灵,失德者只需付出小小成本,甚至无任何损失就能获取超额利益。
④当每一个有德者都受到尊崇,每一个失德者都遭到唾弃,道德自然会成为人们向往的追求,道德之风也自然将回归社会的主流。
⑤这样,一个反面事例对社会心态的打击,恐怕要抵消十个道德模范的现身说法吧?
A.①④③⑤② | B.①③⑤②④ | C.④②①③⑤ | D.④①⑤⑤②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温家宝总理言及的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都关乎民生,其最先与最后的承担者,都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中国人,人民才是改革的动力所在。 |
B.对中国当前的科研人员,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当中是有一小部分人学术造假,学历造假,但大部分人还是以求真、创新为根本追求。 |
C.如今的国考——公务员招考如火如荼,各级政府通过这个机制,把全社会的人才一网打尽,既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也抑制了教科研发展。 |
D.安徽一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科学发展观,采取诸多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使安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速度高歌猛进。 |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供认/供奉标识/博闻强识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
B.提取/提防脉搏/含情脉脉冠冕堂皇/沐猴而冠 |
C.强迫/勉强为难/为虎作伥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
D.处置/处所露头/露宿风餐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站在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洒满了我全身。
①.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②.远远望去③.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④.仰头观望⑤.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⑥.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
A.④①③②⑤⑥ | B.④③①⑤②⑥ |
C.②①⑤④③⑥ | D.②⑤①③④⑥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渔”,金针度与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是“授人以鱼”,最终为了不教。 |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险的物种。 |
C.北京医院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
D.毒品泛滥不仅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