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 | 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 |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 | 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 |
"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
A. | 水蒸气 | B. | 二氧化碳 | C. | 氮气 | D. | 氧气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白磷自燃 | B. | 冰雪融化 | C. | 蜡烛燃烧 | D. | 粮食酿酒 |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
、
、
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②若步骤
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
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
;
④若步骤
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
;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
。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1个 | B. | 2个 | C. | 3个 | D. | 4个 |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的;
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④⑤ |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