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_______(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 已知A是单质,C是红棕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前面的物质可转化为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
(2)写出A与D反应的现象:。
(3)写出由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下列物质:①马铃薯、②牛肉、③花生油、④食醋、⑤氯化钾、⑥硝酸钾,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富含糖类的是,能除去热水瓶中少量水垢的是,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2)适量食用海带可以为人体补充碘,人体缺碘或碘摄入量过高会引起。
最近网上盛传黄浦江的死猪与猪饲料的添加剂含有的有机砷有关,认为是有机砷在猪体内分解为无机砷(即砒霜);但专家说无数据表明有机砷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将有机砷与无机砷联系起来是谬误。
(1)砒霜即三氧化二砷,那么三氧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右图是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它容易(填“失去”或“得到”) 电子。
(3)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两性氧化物,它不但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还可以与盐酸反应,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氢原子;三个铁离子;硫酸中硫元素显+6价;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所用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且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酚酞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