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
|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
|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流 |
|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
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记载:“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表明康有为()
| A.拥护清政府的统治 |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 C.改革军机处 | D.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三权分立 |
百日维新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的是()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 B.废除八股取士 |
| 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 |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要求诛杀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等,如果分类,这些反对派应来自()
①闲散重叠机构的官员 ②名列裁撤的绿营官兵 ③享有特权的旗人 ④谙习八股的文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探究成为历史学习的手段之一。下列历史探究课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A.《浅议秦始皇与郡县制》 |
| B.《从南书房到军机处—— 一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
| C.《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
| D.《“辉煌宏伟属于希腊罗马” —— 议西方近代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之渊源》 |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
|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各国采取的共同举措 |
|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各国的相同手段 |
|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
| D.工业资产阶级最终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