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军功爵制 D.中央集权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批判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种社会现象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八股取士严重钳制人的思想 B.僵化的理学扼杀了人们的理性判断
C.工商业市民阶层力量薄弱 D.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 ②黄宗羲强调民本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④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