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
|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
|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
|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
|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 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
|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
|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
|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
|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
|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
|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
|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
|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