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
研读右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B.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你会选用下列哪一诗句加以印证
A.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当日本企图取得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合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