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
|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
|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
|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
研读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 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
|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
|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
|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
1942年,毛泽东在谈到研究党史的“古今中外法”时指出:“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党的历史,我觉得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是第一个阶段;内战时期是第二个阶段;抗日时期是第三个阶段。”三段式划分的依据是革命的任务,联合的群众,革命所打击的目标(党的政治路线)。具体到第二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革命的任务的直接表现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
| B.革命所打击的目标是盘踞在农村的中外反动势力 |
| C.联合了的群众是缩小了的统一战线,和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 |
| D.党的政治路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 B.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 |
|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
| D.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一篇评价辛亥革命的论文中指出:“本已残破的土地更加地充满了血腥,是辛亥革命加速了古老中国进入黑暗的深渊。”“黑暗的深渊”指的是:
| A.由国家统一走向分裂割据 | B.由经济发展走向经济停滞 |
| C.由民主共和走向完全独裁 | D.由民主共和教育走向复古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