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对该材料的最佳理解是
| A.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并加以仿制 | B.俾斯麦的话具有预见性 |
| C.中国学习技艺且以购买为主 | D.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A.都符合事实 | B.都与史实不符合 |
|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是雍正皇帝镌刻在故宫养心殿的一对漆红圆柱上的一幅楹联,它反映了()
| A.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帝独尊 | 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
| C.统治者执政为民的理念 | D.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作用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 A.设立中朝 | B.设立丞相 | C.设立内阁 | D.设立军机处 |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清只能“跪奏笔录”,这反映的问题是()
|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
| 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