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
A.《南京条约》;设租界开发通商口岸 |
B.《北京条约》;联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
C.《马关条约》;俄、法、德联合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 |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
B. |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
C. |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
D. | 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 | 周 | B. | 秦 | C. | 汉 | D. | 唐 |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 B. |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
C. |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 D. | 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 | 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
B. | 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
C. | 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
D. | 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 | 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
B. | 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
C. |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
D. | 《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