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渝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其著作对当时日本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其关键所在,唯“脱亚”二字。……现在的支那、朝鲜对于我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帮助。……作为当今之策,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就特别客气,只要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
材料二: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成为文明的中心和亚洲的魁首来抵抗西洋诸国,除了日本国民还能有谁?我们应有将保护亚细亚东方作为我之责任的觉悟……到了事情紧迫之时,可以毫不客气侵夺其地面,以我手重新建设。
材料三:在今次的朝鲜事件中,我日本国的名誉、权力、利益蒙受了大羞辱、大损害。其主谋是支那人,其教唆者是支那人,其实际行动者,又是支那人……支那人的罪行不遑枚举。我国一旦向支那、朝鲜两国兴师问罪,其必低头谢罪……(关于甲午海战)我军取得伟大胜利……问其根源,实在是文明开化之进步一方,与妨碍其进步一方的战争,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支那)应当向文明的引导者日本国三跪九叩,感谢其恩。
——摘自(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
(1)根据材料一,福泽谕吉所说的“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是指什么?其主张“脱亚”内涵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福泽谕吉是如何定位日本在东西方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3)你如何评价福泽渝吉的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到:“农奴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上述材料均出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种措施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度百科
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1860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
(2)材料二康有为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材料四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改编】(10分)
材料:分裂性最强的党争适于20岁的神宗皇帝(1067—1085年在位)继位并任用王安石彻底改革政府之时。王安石改变了核查田赋的方式,用新办法征集和运送特殊的贡税,并向农民发放有息贷款使其不再依赖与地主;将徭役改为交纳税银;整顿地方衙役;开设官办当铺;建立地方武装协助国防等。
——【美】(Patricia Buckley Ebrey)《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出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的内容?
(2)从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来看,当今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
【原创】“北范南吴”为建立中国基础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轻重工业有了初步发展,纯碱的用量不断增加。当时国产的天然碱和一些小作坊厂用路布兰法生产的碱,不仅质量低成本高,而且产量小,满足不了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交通梗阻,进口纯碱数量减少,碱价上扬七八倍,致使国内以碱为原料的工厂纷纷倒闭,设厂制碱已成为当时迫切的需要。
1919年,范旭东在天津兴建永利碱厂,邀请留学美国的博士侯德榜主持技术工作。永利碱厂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生产出纯碱。1926年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31年侯德榜撰写了《纯碱制造》,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权威著作,在不少国家一版再版,轰动了国际化工界。
材料二:
1937年,天津永利碱厂被迫关闭,范旭东在乐山的五通桥筹建永利川厂。永利川厂决定购买德国新发明的察安法制碱专利。但因德方技术封锁和附加条件苛刻而未能实现。侯德榜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1943年试验取得成功,简化了生产流程,使纯碱成本仅为苏尔维法的40%。1943年12月侯德榜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侯氏碱法使我国制碱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此法曾向国民政府申请专利获得批准和支持。但限于当时四川的条件,未能投入工业化生产。
材料三:
1921年,吴蕴初与他人合伙办厂,生产味精,商标为“佛手”,厂名叫“天厨”。1923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天厨味精厂。吴蕴初不断改革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味精在国内外赛会上连续获奖,迫使日本“味四素”退出中国市场。1926—1927年先后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了专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旭东兴建永利碱厂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30、40年代,影响永利碱厂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永利碱厂和天厨味精厂发展的影响,并归纳两厂获得发展的共同因素。
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
(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