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 A.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 C.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 D.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
|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 D.垄断组织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
“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剑桥大英帝国史》)文中帕尔默森勋爵的名言应出自下列哪个时期( )
| A.17世纪中期 | B.18世纪中期 | C.19世纪初期 | D.19世纪中期 |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 A.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 C.在欧美各国家间同时进行 |
| D.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 |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主要是因为( )
|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
|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
| C.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
|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
|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
|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
|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