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迫使清帝退位 |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指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可能停滞、中断或倒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充分地证明这一结论?
A.1950—1956年 | B.1957一1965年 | C.1966—1976年 | D.1978—2008年 |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
②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因为这次会议(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B.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 D.全面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 |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