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材料表明:(  )
①代表一方水土的方言文化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借鉴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010年的端午“小长假”,山西省广灵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入到农户回访。“U形渠建少了”、“洪水坝该修了”、“粮食直补政策落实的还不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群众提出的许多具体问题,利用休息日,县里的领导分头下去开展了全县“大调研”。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错误的意识来自于人的头脑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D.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材料说明

A.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具有主观性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奉为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的说:“如果我错了,只要一个证明就足够了,又何须100个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B.真理总是不断变化的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D.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特点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强调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把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放在首位,而不再看重花里胡哨的简历。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