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①减弱 | B.②增强 |
C.③增强 | D.④增强 |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中影响明显的是( )
A.③减弱 | B.②增强 |
C.①减少 | D.④增强 |
图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到图4时期的变化过程。(图1时期到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回答下列各题。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图1 | B.图2 | C.图3 | D.图4 |
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 D.地理要素的弧立性 |
图为我国某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山最有可能是
A.阴山 | B.天山 | C.祁连山 | D.珠峰 |
②自然带在S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缺乏 | B.坡度较陡 |
C.水分缺乏 | D.降水较多 |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
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A.观光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房地产业 | D.水稻种植业 |
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 | B.北半球亚热带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 B.季风影响 |
C.西风影响 |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 | B.2000米 | C.3000米 | D.4000米 |
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两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特点是()
A.商品率高 | B.机械化水平高 |
C.科技水平高 | D.水利工程量大 |
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光照 图11 |
C.热量 | D.水源 |
甲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 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
C.建设用地增加 | D.自然灾害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