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 ,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
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 (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 (缩小、扩大)。
(4)图示时期,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 杭州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
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读图,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
(1)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小时;甲地的昼长为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小时;两地的时差为小时。
(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4)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 B.海口 |
C.新加坡 | D.悉尼 |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平面③的名称是。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
A.地中海沿岸逐渐进入多雨季节
B.澳大利亚热带草原由干季转为湿季
C.南半球温带草原开始进入冬季
D.海河开始进入汛期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2)图中区域所在国家的首都是,该国所在大陆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作,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出口最多的国家。
(3)简述图中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读世界区域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甲;乙;丙;丁。
(2)写出数字②、③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区位是。
(3)数字①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4)数字②所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区。
(5)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继续上涨,试从全球变暖、能源紧张、城市化等方面分析上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