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处地质构造是 。
(2)图示区域的河流,一般来说在平直段 (左、右)岸坡度较大,这是在 影响下的结果。
(3)如果③地区植被遭破坏,C地区发生 灾害的可能性会增大,这反映地理环境的 特征。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与杭州相比,②地的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比杭州 (大、小)。
(5)①、②两地较易形成城市的是 ,相比而言,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 ;
二是 减少和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诞生。各国的人口政策虽然不同,但都是为实现“ ”这一共同目标。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地形区,理由
是。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
(4)A在B的方向;疗养院位于(南北)坡。
(5)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6)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7)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8)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地方时为_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时。
(2)弧线MPN为晨昏线,其中PM是______线,PN是______线。
(3)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写出甲、乙、丙三地的坐标
甲;乙;丙
(2)丙地在乙地的方向上;甲地在乙地的方向上。
(3)如果甲地地方时为22时,则乙和丙的时间分别为
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