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流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稻米产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水力发电量约占Y国46%。二战以后,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以A市、B市、C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区,以后又在R河下游平原等地区形成新工业区。
(1)分析M地冬、夏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6分)
(2)描述R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分布特点,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3)分析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原因。(8分)
(4)R河流域所产稻米品质优良,约60%供出口。有人提出,应在R河流域进一步扩大水
稻种植面积。该建议是否合理?试从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两方面加以说明。(6分)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农矿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材料二西雅图是美国飞机制造业的基地,波音公司举世闻名。由波音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资的新厂已经在天津落成。目前天津是世界第四个大飞机总装线城市,它将借鉴西雅图发展航空产业的经验,努力打造“中国的西雅图”。
材料三温哥华所在区域地形图。
|
|
A题: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8%,而且还在扩大,我国也不例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B题: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1)依据上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 对抗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BCDE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大转移。
材料二 “西气东输” II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2012年将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材料三 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我国将在图中甲市建设石化工业新区,新区规划面积27平方千米。
材料四 珠三角地区桑蚕西移主要方向和“西气东输”II线工程示意图
(1) 分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桑蚕生产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的原因。
(2) “西气东输”II线工程完工后,对珠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3) 分析甲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读下列某城市现状与规划图,分析回答问题。
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从环境因素考虑规划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各点的布局哪5处(填数字)是合理的并说明原因?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气温,主要原因是
。
(2)图2中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
其原因是。
(3)图2中A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分布规律是。
(4)b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5)图1中,甲河流名称是。乙河流在世界上是一条、
的河流(两项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