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占全国的比例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面积广阔 |
B.“三江”源头均位于此 |
C.冰川广布,淡水湖泊多 |
D.年降水量丰富 |
根据图10中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湖北水力发电量比例大于四川,说明湖北水能资源比四川丰富 |
B.湖北水力发电量比例大于四川,三峡水利枢纽起了关键作用 |
C.西藏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小是因为其水能资源贫乏 |
D.西藏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小是因为当地地热和太阳能丰富 |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据图回答32-33题。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
①在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
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调节长江径流② 调节当地气候
③航运④养殖⑤ 观光旅游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④ |
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A.调节气候 | B.涵养水源 |
C.美化环境 |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28~29题: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 B.甘蔗种植业 |
C.甜菜种植业 | D.造纸和化工 |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26~27题: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
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