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危机或通货膨胀时,对面包(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随着面包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一现象又被经济学家概括为“穷人产品”,即在经济发展、收入看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相对意义上的奢侈品有更多的需求;当预期收入减少时,对奢侈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以保证基本需求。“穷人产品”体现的经济生活知识有( )
①价值规律不适用“穷人产品”
②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③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穷人产品”的替代品是奢侈品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观点:
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
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