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中国改革论坛网《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深化改革》一文指出:促进社会公平,要重点保障财产、所得和本人权利公平,着力在财产收益、初次分配、再分配调节等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下列说法中,属于国家的再分配措施是( )
①合理规划预算支出,加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支持
②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是()
| A.工作更加透明、利于民主监督、增强政府权威 |
| B.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优化公共服务 |
| C.简化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民权利 |
| D.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改进政府工作 |
下漫画“中国式过马路”。杜绝这一现象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有()
①人大坚持“开门立法”,交通规则由公众共同制定
②政府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③扩大交警自由裁量权,加重对带头闯红灯行为的处罚
④引导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提升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
A.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②④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菜根谭》中的这段话体现了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①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②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大于整体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