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构成 |
D.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
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
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
②PCR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
④PCR过程中,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在DNA粗提取过程中涉及到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2)过滤含黏稠物的0.14 mol/L的NaCl溶液;
(3)过滤溶解有DNA的2 mol/L的NaCl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的目的是分别为了得到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DNA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DNA黏稠物、纱布上的DNA |
D.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
与析出DNA黏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
B.在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完整 |
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 |
D.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溶液的浓度相当于0.14 mol/L |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序号 |
操作过程 |
① |
放入2 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
② |
再加0.14 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
③ |
再加入冷却的、同体积的95%酒精溶液, 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
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D.②③